Menu

纸短情长,道不尽的爱(四)---如皋申丞护理院“敬老月”系列活动之“一封家书”
2022-10-04

为进一步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践行“比家更温暖”的服务宗旨,在全院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护理院组织开展2022年“敬老月”系列活动。


以家书为载体,书写的是亲情话语,传递的是家风家教,展望的是大生活、大价值。打开心灵的窗户,收获的是风景如画!


家书虽微,意义很大!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心与心的对话!



致长辈的一封家书

一树花开两地芳-时锐



作者 | 如皋申丞护理院   朱来芳之女-时锐

朗读 | 河海大学                              时  锐



一雨成秋,转眼又到桂花的季节。
走在学校湿漉漉的、撒着鹅黄色小碎花的地上,一句“拚却杖头沽酒物,湖边博得木樨花。西风可是无拘束,一路吹香直到家”就在嘴边。只是一阵风的功夫,突然想到十多年前的现在,我该跟爷爷叫嚷着要吃桂花汤圆了吧。
“你要记着按时吃药!”
“我晓得,你在学校也不要太吃苦!有空了再打电话回来!”
短短几分钟的电话,我提醒他照顾好身体,不能过分饮酒。他十分开朗地说不必时时挂心他同奶奶,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却又小心翼翼地叮嘱我不能过分辛苦,须得照顾好自己。
“有空了再打电话回来”这句话,好像成了我和爷爷通电话的告别语。我们很少说“再见”,这是祖孙间特有的默契。爷爷从不主动打电话给我,只在我们告别时念叨“有空再打”“有空再打”,是怕打扰到我在学校的状态。我也不说“再见”,因为在外求学的我也实在难以想象,除了寒暑假,何时才能再回老家去见他们。我们彼此牵挂,却又相互体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像什么都没变。
父母向来孝顺,极少叫老人家操心,耳濡目染之间,我打电话回老家也一贯是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在学校情绪很低落,同爷爷打电话时,我的语气一直都是轻快活泼,叫他听了便开心。但这也是因为我年轻,我可以伪装快乐。可爷爷不行,他年纪大了。就算他再努力地提起精神,也无济于事。我只要细细一听,沙哑的声音、简短的咳嗽,就能捕捉到他精神不佳、逐渐苍老的信号。每次挂完电话,我才感叹,原来爷爷真的老了。可我分明记得好多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我记得他踔厉风发的每个瞬间。
即便已经入秋,他也穿着单衣,把我抱坐在二八大杠的那根杠上,叫我扶着龙头,然后三两步蹬上车,载着我在小镇上飞驰。偶尔遇到熟人,他便冲人挥挥左手,嗓音极其洪亮地同人打招呼。母亲说当时我才四岁,小小一团,现在想起来真怕我从杠上掉下去。我当然不记清当时自己几岁,我只记得那是秋天,是阳光很好的午后,阳光照得树叶发黄,我在爷爷用结实的手臂圈出来的稳固的小圈里吹风,细细嗅着桂花香。我总觉着,现在自己老是惦记着吃桂花汤圆,可能是在怀念那个极为平淡,却很是温暖的午后。
我们祖孙俩从零八年开始,便有了极寒天气耳朵生冻疮的毛病。那一年的冬天下了很大的雪,茫茫天宇,皑皑大地。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我突然说要堆雪人,父母以天气太冷拒绝。而爷爷不一样,他懂我。他给我穿上了他大大的防水套鞋,他自己也麻利地套上。我们一大一小在一片雪白中忙碌着,其实忙碌的只有他,因为地上的积雪几乎堆到我的大腿。爷爷用铁锹把雪聚到一起,十分麻利地垒出一个大球一个小球,整个过程非常流畅。我至今记得,爷爷用胡萝卜给雪人做了鼻子,剪了红纸片做眼睛和嘴巴,最后还给雪人树枝做的手臂上挂上了一个蓝色塑料袋。我拥有了村里最好看的雪人,爷爷也拥有了最疼的耳上冻疮。长大后的我很是忏悔,每年都记得给他买了新的耳套,他却毫不在意,或许因为那冻疮是他最闪耀的爱的印记
我也为他的开明和豁达而动容。
我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二胡,每周日的上午九点到十一点,爷爷是我的专属司机。从老师家的小院走出,红墙边依靠着的,望见我后立马把烟掐掉的,是我的爷爷。不论是细雨蒙蒙,还是大雨倾盆,不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寒风刺骨,爷爷挺拔的身影总能准时出现在那个固定的位置,接过我手中并不沉重的琴盒,问我今天练得如何。从一级简单的小小练习曲到十级气势磅礴的大型独奏曲,从稳扎稳打苦练基本功到拿到苏皖赛区二胡比赛金奖,从只敢在家人面前展示《赛马》到登上大大小小的各种等级的舞台毫不怯场,爷爷的支持和陪伴都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成年之前,我所有的学费都是爷爷给的,他开玩笑说这是“投资无风险”。我练二胡的这几年,爷爷也毫无疑问地赞助了。可能在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他们那个年代的村里人)的眼里,这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开支,但爷爷不一样。他懂我喜欢的艺术,也支持我追求自己的热爱。他的支持,成就了我许多的自信,打开了我的格局,也让我收获了许多奖状、证书以及爷爷至今仍然放在老家客厅柜台上最亮眼的一枚锃亮的奖杯,很少和人吹牛的他可是时常同客人炫耀一番:“这是我家时锐拿的奖呢!”
爷爷是个退伍军人,老家的门上钉着许多大队里发的“光荣人家”“光荣之家”的牌子。但在爷爷心里,这不仅仅是一个牌子,更是他始终践行的标准。他向来豁达开朗,在单位遇到困难都是不畏艰难、挺身而出;在村里的他,总是乐于助人,从不计较得失,很是受人尊敬。受爷爷的影响,我从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开始,便在心底埋下了想要入党的小小种子。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再到中共党员,每一次身份转变后的欣喜心情,我都要和他分享,他也从一开始的赞许、鼓励,到后来的欣慰、自豪。我清楚地记得,我作为中共预备党员转正成功的那一天,正是国庆假期,我打电话告诉爷爷,爷爷赞叹之余反复叮嘱我:一定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决不允许做违反组织纪律的事情,一定要积极主动服务别人、帮助别人。我当然知道这些。我从小就知道,我是看着他的为人处事成长起来的,这么多年,我也是这么做的呀。
行文至此,与爷爷有关的往事尽在眼前。他的机智果敢,他的默默耕耘,他的辛苦劳作,他的善解人意,他的豁达开朗,他的与时俱进……他的许许多多美好的品质一直都在鼓舞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成长为另一个时代的他。
亲情真的是世界上最最美好、最最牢靠、最最踏实的爱。它可以给人带来力量,支撑着我们度过每一个艰难困苦的日子。汪曾祺一生辗转漂泊,笔尖犀利,写尽社会的浮夸、虚假,却也向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情;史铁生或许会一直挂念尚未同母亲回访的后海的菊花,还有那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朱自清先生后来再吃橘子时,大抵都能想起父亲那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固执地要去给他买橘子的背影。
爷爷从不说爱,却在举手投足之间透露着对我的偏爱。每次在老家吃过晚饭驱车回城里时,家门口一直亮着的灯和两个望向这头的黑色剪影;每次给他看我上台领奖的视频和照片,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崭新的一叠红钞票;每次我喊他小时(他年轻时领导这样喊他),被父母批评说没有规矩,他却摆摆手,哈哈大笑着回应我一生“哎!”;每次惦记收拾我爱吃的加荷包蛋的炒面、土灶炖的肚肺汤、怕扎我嘴把胡须都剪掉的大虾……这是最坦诚、最真挚的爱。也是这爱,让我一路乘风破浪,成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小雨又在淅淅沥沥,滴在鼻尖的一点凉意把我拉回了现实。想到从前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爷爷,如今已到耄耋之年,我不禁感慨时光飞逝。几年前的一场事故让他略微有些高低肩,但他的意志和思想却依旧坚定且上进。起初他还固执地继续在家操劳,但他的身子逐渐单薄、佝偻,从前很轻松就能做的,现在也很是费力。因为体谅子女,他身子不好也从不告诉我们,都是自己开着电动车从老家到城里看病。几次住院保养之后,他逐渐将守护这个家庭的重担交付到父亲的肩上。父亲比起年轻时的爷爷更为沉稳,我猜这是奶奶的功劳。但他们爷俩也很像,都是那样真诚、善良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太写实了。爷爷奶奶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爸妈,而他们的一言一行又给我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他们在极为漫长的时光里披星戴月、日积月累,为我的成长、扎根撑起了一片天。这是爱,是生活,也是传承。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一路在异乡奔波求学,回家成了一种奢望。每到桂花开时,我总是格外想家,想念家中那个固执又可爱的老头。不知道他是否会闻到花香,是否会想起那个阳光正好的午后。
他一定会想起吧?

是的,没准儿他还会挥着胳膊,响亮且自豪地同别人说:“对对,这是我孙女时锐呀!现在在河海读研究生呢!”





以家书传达内心的情感,

感受无以言表的爱,

让我们一起回归最初的幸福时光!


编排 | 综合办

审核 | 微信审核组

投稿邮箱 | 386923076@qq.com

咨询热线 | 0513-68169399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关 于 我 们

如皋申丞护理院

如皋申丞护理院是上海申丞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的连锁医养融合专业机构之一。建于201112月,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分为单间、标准间、VIP套间、加护间四种房型,是如皋市首家医养康相融合的结合型专业机构,主要面向高龄长者、失能、半失能长者,提供健康保健、未病防治、医疗护理、康复促进、膳食营养、生活照顾、社交娱乐等专业服务。长者在这里从健康到亚健康到发生疾病到终老,均能享受健康、快乐、安全、自由、有尊严的晚年服务。